“你们真的比我儿女都贴心!”8月4日,在花山区塘西街道塘岔社区,73岁的邵德发躺在床上接受体检,精神状态很好。妻子潘兴英正和全科社工小洪聊天。老伴瘫痪卧床多年,潘兴英照顾丈夫和小女儿早已力不从心。全科社工小洪把服务跑腿送上门:手机代缴水电、医保,家庭医生定期巡诊,志愿者每周入户服务,还帮小女儿申请到低保,一家人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底气。
塘岔社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55岁以上老人1600余人,其中80岁以上348人,是典型的“老龄+老旧”社区。老人多、设施旧、需求杂,如何让“银发族”不再为琐事奔波,曾是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社区党委主动联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创新“全科社工+”专业力量联合服务模式,形成资源共享、服务联动新格局,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
“灯不亮、水不通、电梯停……”过去居民习惯拨打12345,如今直接@网格员。“全科社工+物业”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下沉网格将矛盾调解、政策解读和设施报修、安保保洁等服务整合,一个电话、一条信息立马解决。今年,塘岔社区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直办房屋报修、环境清洁等诉求80余件,居民纷纷点赞。
面对辖区高龄、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社区依托“全科社工+机构”,与银杏长者之家签订合作协议,35位失能老人入住养老院。更多老人选择了“居家点单”:助餐、助浴、陪诊、代购、娱乐……菜单式服务按需配送。为保障夜间安全,社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电话全天候畅通。不久前,一位独居老人突发腿疾,值班社工及时联系养老院护理员上门急救,老人最终转危为安。
社会组织的加入,让全科社工“如虎添翼”。曙光救援队、爱心志愿者协会等10余家社会组织轮番登场,每月开展公益集市,日常提供便民服务,免费理发、家电维修、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40余场次,走访慰问困难家庭95户。
“全科社工+”治理成效看得见。今年以来,塘岔社区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60余件,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56%,居民满意度由去年的82%提升至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