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重点提到,‘六保’、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目标要求是我们每位代表要认真去做的,对于我们阳光大姐来说,更是责无旁贷,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卓长立表示,要把全国两会的精神给全体员工传达好,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扶贫攻坚、家政行业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力以赴,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保就业、长技能、育人才
济南阳光大姐是济南市妇联于2001年10月创办的家政服务机构,主要为失业失地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女大中专毕业生等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教育培训、就业安置、权益维护等系列化服务,为社会家庭提供家政服务。阳光大姐也被确定为全国家庭服务业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
“我们认为,一切的重点就是就业。”为此,卓长立接下来要做3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技能保就业。持续提升下岗职工、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化水平,为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家政扶贫的力度,为贫困地区有意愿来济南的就业人员提供岗位和便利服务;二是创新发展促就业。丰富线上培训考务一体化平台、直播平台,细化和延伸家政项目,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三是发展教育增就业。阳光大姐的中专以及与山东医专成立的“阳光健康学院”今年都开始招生,同时与更多的院校形成校企合作。广泛推广“1+X”“母婴护理”、“家务管理”和第三方评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
8份建议为家政等行业发展出招
这次来北京,卓长立带来了与家政服务相关的8份建议。
卓长立认为,“六保”中,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都与家政行业紧密相关。据统计,2019年家政市场规模达到8782亿元,从业者3800万人。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现有从业者数量还有巨大的缺口,从业者素质技能、管理者能力、机制模式、产业化水平等也都急待提升,需要统筹施策。因此在《推动家政产业升级,更好发挥家政服务在“六保”中促进作用的建议》中,她建议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更好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重视、支持家政龙头企业开展项目、机制、模式创新。把家政服务列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纳入“战略性新兴行业”给予重视与配套政策支持。列入“十四五”规划,做好家政行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54亿,占人口比例的18.1%。同时家庭对新生儿、婴幼儿照护的需求大幅增加,对照护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卓长立指出,一方面是“一老一小”照护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一方面是每年八百万学生以及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需要就业。家政行业正是对接市场需求与就业需求的平台,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关于加快“一老一小”服务人才培养的建议》中,她指出家政行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年轻高素质的大中专学生队伍的注入至关重要,建议为进入家政行业工作的大中专学生每月提供稳岗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前进行集中的岗前培训,加大舆论引导,让学生、家长、社会认识家政行业发展的前景和个人成长的未来。
从长期来看,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教育需先行。卓长立在《关于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加快推进家政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中建议选出优秀家政产教融合项目,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支持家政企业创办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放宽报考家政职业教育人员的限制条件,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教育过程监管。
养老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让老人安享晚年,一方面需要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同时要借助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提升科学性。在《关于加强智慧养老,加快智慧物联化老年照护服务进程的建议》中,她建议支持智慧康养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培育集聚一批以健康养老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开发智慧养老平台、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的企业。加快养老领域智能化布局。积极推进智慧健康生理监测设备进入老年人家庭,建设老年人专用健康体检中心,逐步建立老年人健康大数据库。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养老业务,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数字医疗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中医功能状态检测与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
家政服务业初看在城市,服务的主力军家政服务员们则大多来自农村,约占家政服务员总数的80%以上。卓长立认为家政服务在乡村振兴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在《关于发挥家政服务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建议》中,她建议把家政服务纳入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行业,在山东打造家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支持家政企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家政从业者、管理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