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山东省济南市:免费家政员、救命“小方盒”、“接单”志愿者……独居老人的安全感
2021-08-03
来源: 舜网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一名独居老人去阳台时不慎摔倒在地,无法起身,在阳台上躺了整整4天……曾经,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85岁的刘春生都会不禁担忧起自己——独居、体弱、腿脚不便,一旦发生意外,不知多久才能被发现。这,也是独居老人群体普遍存在的忧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亿多人。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照护课题就在眼前。在历下区,老年人口比例高于全国4.39个百分点,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



怎样让独居老人也有满满安全感?历下区的“亲情E联”养老服务平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养老服务政府买单



家政员“打卡”上下班



“大爷,今天想吃点什么?”



7月30日一早,家政员杨文英像往常一样来到甸柳新村街道的刘春生家中,这声熟悉的问候,让刘春生脸上绽开了笑容:“我想吃你包的馄饨!”



“我一会儿就把肉拿出来化上,中午给您包馄饨!”



杨文英是通过历下区民政局与第三方家政机构合作来到老人家服务的。她一边回应着老人,一边掏出手机“打卡”——打开“智慧养老监管”APP,扫描刘春生家的专属二维码,系统GPS定位到她的确在老人家中后便能签到,随后还要拍摄一张老人的照片上传至平台,一天的工作才算正常开始。



“我身体不好,有血栓、动脉瘤,但是年龄大了只能喝中药保守治疗,自己一个人在家心里没底,孩子们也不放心。”刘春生看着忙前忙后的杨文英,止不住夸赞她干活利索、对自己十分关心,“除了做好一日三餐、打扫卫生,她还每隔一天就帮我泡脚、按摩。多亏了她,要不我自己怎么过?”



杨文英所在的家政公司,是历下区民政局购买居家养老服合作的第三方,这项政府买单的托底服务,不需要老人承担任何费用。“在我们社区,享受这项服务的老人有20余位,根据他们的困难情况、身体状况,可提供每天8小时至每月20小时不等的家政人员上门服务。”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副主任邱月介绍,“亲情E联”平台之所以设置这样的“打卡”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对家政员进行监督,避免服务时长不足或不上门的情况发生,每个月家政员还要到社区签字考核。



“能为老人服务,陪他说说话,我也很开心。”杨文英的话很朴实,她也对这样贴心的养老服务模式非常认可,“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有政府记挂着,多好!”  志愿者搭配“救命小方盒”



空巢老人心里暖暖的



这天上午,姚家街道的常芝清老人家中也来了一位家政员。被她称为“小伙子”的家政员李晓军今年53岁,是历下区与养老服务组织联动招募来的志愿者。



“我今年80岁了,虽然生活可以自理,但是打扫卫生、擦玻璃太吃力。你看,他给我打扫得多干净!”常芝清看着一尘不染的房间,给这次上门服务初体验打了10分,“我是空巢老人,有个人来陪我说说话也挺好的。”



李晓军在“亲情E联”平台做志愿者以来,已经服务了几十位老人。“我们采取的是‘接单’模式,平台会把老人的需求生成工单在客户端发布,我‘接单’后与老人预约时间上门。”李晓军展示着过往的工单信息,有的老人需要保洁,有的老人需要采购,还有的老人只希望有人陪陪自己。



正如李晓军所说,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可以通过“话疗”来治愈,但他们独自在家中,生命安全也需要时时监督。



常芝清老人家中,就装着3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小方盒——两个红外感应仪器,根据人体散发的红外光谱智能分析老人在家中的动态,如果超过设定时间没有发现老人活动,平台便会主动联络老人及其紧急联系人、社区工作人员,以防老人在家发生意外;一个“一键呼”按钮,轻轻一按就能向平台报警,突发疾病时节省救命时间。



为历下区打造这个智能平台的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静说,平台启动几个月以来,收到“一键呼”报警上万次,有13次是老人在家中突发疾病,平台拨通120、110送老人就医,其中不乏凌晨、深夜的求救信息。



“以前社区要来给我安装这个设备,我还觉得没必要。直到有一次我到外地孩子家,平台没看到家里有我的动态,很快就打来电话,问我好不好、有没有事。”常芝清说,小小的方盒子,让她知道自己被关心着,心里总是暖暖的。



智慧平台不断完善



老人有了健康档案



“您现在在老人家吗?可以让老人跟我们说几句话吗?”



杨文英正给刘春生包着馄饨,收到了一则视频会话邀请,这是“亲情E联”平台的随机监督。老人的笑容出现在大屏幕上,负责回访的工作人员心中又多了一分踏实。



这块巨大的屏幕,显示着这个智慧平台启动以来的各项数据和老人的情况:已为2315户独居老人安装智能设备,收到紧急预警信息33317例,拨打关爱慰问电话10683例,处理突发事件13起……



这些数字,随着老人群体的持续加入还将继续上升,平台也将继续对功能进行补充优化。



“在区域发展空间有限的客观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建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升智慧养老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历下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健说,从“一键呼”针对紧急救助,到政府买单第三方家政服务重点关注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再到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走进所有有需求的老人家中,“亲情E联”背后的理念进步和技术提升,正逐步实现普惠、兜底的养老目标。



李健表示,下一步平台还将完善老人健康档案,当收到老人求助信息时可以根据档案登记的疾病、生活习惯进行初步预判,抢夺黄金时间。